党史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史纵览
党建动态 理论学习 党史纵览 组织建设
百年光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信息来源:人民网发布时间:2021-02-25浏览次数:4983责任编辑:沈劳轩

【摘要】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创业、持续奋斗,善于学习、勇于革命,改革创新、砥砺奋进的历史。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气势磅礴、绚丽多彩,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丰碑之上。展望未来,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高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英雄人民必将再谱新篇。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进的力量。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披荆斩棘,100年风雨兼程,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乘风破浪、坚毅前行。100年的接续奋斗中,党与人民血肉相连、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实现了伟大飞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光荣,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属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重要的历史关口,我们必须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坚定方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历史、理论两个逻辑维度分析,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从历史逻辑看,中华文明生生不息5000多年,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创造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1840年以后,由于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饱经沧桑磨难,中国人民经受深重苦难。鸦片战争彻底打断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产生出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不断激化,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追寻梦想、中国人民谋求幸福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愈演愈烈。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间,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种政治力量都曾登上历史舞台,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道路探索和尝试,试图挽救中国于危亡之中。但是,无论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还是农民阶级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百日维新,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均以失败而告终,都没有能够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辛亥革命后,政党政治在中国兴盛起来,1912年之后全国曾出现过大大小小300多个政党和政治团体。但最终大都昙花一现,很快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消失。到抗战前后,资产阶级中间派再度活跃,纷纷组党,形成了一个除国民党和共产党之外的第三大政治力量,他们希望走建立英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第三条道路”,但由于国民党蒋介石的专制统治,迫使他们转变态度,最终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阵营。而国共两党及其领导下的两大军事力量的较量,最终以国民党军队在大陆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10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以“救国”为目标,经过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兴国”为目标,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进行各项社会改革,进而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时期尽管经历了曲折,但党和人民奋斗、创造与积累的成果,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宝贵经验。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富国”为目标,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创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大地发展了中国,活跃了中国,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复兴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以“强国”为目标,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证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要成功,必须有先进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担负起这一使命。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一个善于领导人民改造旧世界的政党,而且是一个善于领导人民建设新国家的政党。

从理论逻辑看,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这种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实践进程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中国社会所需要、被中国人民所掌握,并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第一次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指明了解放人类、解放自己的科学道路,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前进方向。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沉浸在苦闷和彷徨之中,开始探索和寻找新的出路。当时,在思想界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如无政府主义、无政府工团主义、互助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泛劳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伯恩斯坦主义等,但中国的先进分子特别是五四运动中涌现出的一批比较年轻的左翼骨干经过反复比较、分析,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世界和改变国家命运的工具,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还是一个很小的党,但它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它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近代中国,工人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它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有组织纪律性等无产阶级的一般特点,同时它还拥有先天的独特优点。由于中国工人阶级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和剥削,锻造形成了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中国工人阶级人数虽然不多,但分布集中,在地域上主要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在行业上又集中于铁路、煤铁矿采掘、海运及轻工业等部门。这就有利于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中国工人阶级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这些优点,使得中国无产阶级成为革命最彻底、最坚决,最大公无私,也最守纪律、最有力量的中国革命领导阶级。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向世人宣告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没有自己的私利,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这样的指导思想,这样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能够摆脱以往一切政党受阶级利益束缚的历史局限,做其他政党不愿做、不想做、不能做,也做不了、做不好的事。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品格。这也是100年来党的事业虽曾遭受挫折,但却能迅速纠正错误,化险为夷,走出困境,开创新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源所在。

筚路蓝缕: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源泉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铁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把民心当作最大的政治,把人民拥护作为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是党始终能够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永立潮头的根本保证。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性力量。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 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恩格斯也指出: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广大群众, 使整个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间又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 他们“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强调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 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 国家才有力量。”“在人民群众中, 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 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 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 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中国共产党是由中国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来自于人民,成长于人民,是人民中的一分子。它坚持为人民谋福利、谋幸福,为民族谋解放、谋复兴,为世界谋和平、谋发展。其基本任务就是组织动员和宣传教育群众,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联合起来为建立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历史过程中,在建党管党和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理论,确定了正确的行动纲领和发展战略,淬炼锻造了一系列伟大革命精神,调动起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谱写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创造出许多世界奇迹和人类伟业。从革命时期的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从改革时期的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到复兴时期的探月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无不体现着人民至上、依靠人民、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的思想内核。事实证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来源于人民。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守人民立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引人民探求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100年来,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的深厚情谊,到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铿锵誓言,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人民当中,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自1945年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开始,党章中一直鲜明地把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宗旨,并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党的全部工作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全党同志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做工作必须考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一棒接着一棒传、一茬接着一茬干,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奇迹,生动诠释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关于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性的思想理论,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并指导改革发展实践,取得了巨大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多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大关。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获得极高威望。特别是2020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刚出生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全方位呵护。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必定得到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始终不渝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始终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之所以能够开创革命新局面,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解放战争中,沂蒙人民“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淮海战役中,国共两党领导的军队进行大决战。当时人民解放军只有6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有近80万人,力量对比悬殊。但人民解放军背后有支前民工多达543万人。战斗打到哪里,人民群众的小推车就推到哪里。陈毅同志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在“大跃进”后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人民群众响应中央精简职工的号召,在短短两年内就完成了减少城镇人口2600万的艰巨任务,组织和领导这项工作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当时就说,这“等于一个中等国家搬家,这是史无前例的”。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步伐,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广大人民群众流血流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谱写了壮丽诗篇。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人民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改善民生,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于脱贫攻坚这项最艰巨的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努力,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局、着眼大局,及时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面对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或向险而行,或默默坚守,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并成为全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历史雄辩地证明,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新征程上,必须始终不渝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从人民群众中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

开创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行程万里,人民至上;民心所望,执政所向。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奋进。

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主义譬如一面旗帜,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是指引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解体、民族就要分裂。不仅如此,党还一贯强调实事求是,不断根据新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变革,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作为世界最大的执政党,领导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和人民的开拓奋进才会始终有光辉旗帜的引领,真理的光芒才能转化成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科学行动指南,必须深入学习、常抓不懈。要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党的领袖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责任担当、精神风范,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运用到治国理政实践中,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高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从严管党治党,当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就不可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强大合力,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切实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统筹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科学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始终成为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清醒认识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各种因素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清醒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复杂性,清醒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严峻性,大力弘扬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始终坚守勇于自我革命的品格,举旗亮剑,刮骨疗毒,割除毒瘤,消除腐败,一以贯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到无愧历史选择,不负人民重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不渝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同志的谆谆教导,也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切实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充分激发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干部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不断提高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提高依靠人民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的初心使命。必须深刻认识“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从战略上和战术上、从思想上和工作上要做好充分准备。必须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着力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不断凝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强大实践伟力,通过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力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回望过去,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信邪、不怕压,勠力同心、发愤图强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人民经历磨难、经受考验,大胆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学习、勇于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人民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对外开放、走向世界,创造奇迹、铸造辉煌的历史。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气势磅礴,绚丽多彩,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丰碑之上。展望未来,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英雄人民必将再谱新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守正创新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开辟新局,共同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

(来源:《人民论坛》2021(03))